——《森林培育学》开启课程建设新征程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适地适树、良种良法”的森林培育精髓,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在抗击疫情期间,《森林培育学》遵循一流课程建设标准,课程组群策群力,科学设计,采用多种授课模式,从课前充分准备、课中运用多样化方法、课后全方位巩固等方面,保障线上课堂教学质量,引领学生走入美丽森林,了解种子如何变成大树,又变成森林的过程,揭示森林形成的奥秘。
一、建立多元渠道,团队全员在线,联通学生与课程
一月下旬,课程组全体教师开始参加线上教学培训,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方式,学习线上教学方法,在雨课堂和学习通平台建设课程;同时建立微信群、qq群,建立沟通平台,便于紧急联系和及时交流,为线上教学建立多元交流渠道,实现学生与课程畅通连接。开课前多次试课,开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群等形式,多渠道与同学们沟通交流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学习体验调整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工具,团队教师全员在线,共同完成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全方位支持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实质等效。
二、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创建轻松、优质、高效线上课堂
科学设计教学各环节,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学习通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发布学习资料,使用qq群视频直播、腾讯课堂直播授课和视频讨论,多渠道分享优质慕课资源,在疫情隔离距离的现实条件下,加强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内容的开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引人入胜的课前引导
课前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视频,如《森林之歌》、《我们的森林》、《最美的青春》等,通过视频资料,同学们可以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森林培育学相关知识和整体学科,并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
2、多样有效的课堂互动
线上教学过程中,通过签到、白板、讨论互动、播放视频等功能丰富授课形式。学习“整地技术”时,采用慕课、宣传片、图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介绍“郝氏造林法”的十六字精髓,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整地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分享新闻稿件、塞罕坝人“云现身”课堂等形式进行“造林树种选择”内容的教学,在学习“适地适树”专业知识过程中传递“塞罕坝精神”,诠释和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让学生感悟林学情怀,激发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随时开启弹幕讨论平台,活跃气氛和思维,用符合年轻人的社交模式,营造出一种亲切、轻松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既在润物无声中融入思政元素,又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3、合理有效的课后督学和课程评价
利用河北农业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和作业等辅助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学习行为记录,了解学生学习轨迹,分析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甄别优质资源,合理借鉴使用与推送,促进教学相长
《森林培育学》的慕课资源及网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课程组教师认真学习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乃江副教授的慕课等优质课程,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的把握、相关案例的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使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学习通平台,向同学们推送和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同知识点的多角度讲解内容,有利于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森林培育学》课程经过课程组群策群力,科学设计,增强了同学们对林学、森林培育学学科和行业的认同和热爱。线上教学的准备与实施过程使课程团队教师向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大步跨进,《森林培育学》将深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乘教学改革之势,融信息技术之力,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开启一流课程建设新征程。
作者:林学院 教务处 编辑:宣传部 杨晓丽